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有关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02:00:4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6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7〕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国务院修订了《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国务院令第502号),决定从2007年8月15日起对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按5%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了切实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意义

  自1999年11月1日起我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以来,至2006年底,累计征收利息税2146.4亿元,在鼓励消费和投资、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环境与利息税开征时相比已有较大改变。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物价指数有一定上涨,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相对减少。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减少因物价指数上涨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的影响,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修订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据此,国务院根据授权做出了对利息税减征的决定。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是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关系到广大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各级国家税务局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利息税税率调整的落实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协调和解决税率调整落实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政策调整工作按时落实到位。

  二、积极主动,迅速开展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宣传培训工作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国家税务局要认真做好相关宣传培训工作。要迅速组织干部学习有关法律规定,领会利息税税率调整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和政策精神,吃透调整税率的具体计算和操作办法,全面理解和准确掌握这项政策。要做好对利息税的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和运用各种方式,宣传利息税政策调整的背景情况、重要意义以及政策精神,让广大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理解相关政策、计算和操作办法,使广大储户明白减税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切实维护纳税人的权益。各地要尽快印制《致广大储户朋友的一封信》(附后),张贴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储蓄网点,并刊登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同时,各级国税局要随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上有关利息税的宣传文章,宣传口径统一按网站宣传文章口径掌握。

  三、强化服务,做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贯彻工作

  各级国家税务局要主动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对纳税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的政策宣传工作,以及各项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要协助、敦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扣缴利息税业务软件的修改、调试、应用工作,8月15日之前要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了解修改后软件的试运行情况,特别是对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一些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金融机构,各级国家税务局要作为服务和工作的重点,确保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在8月15日前完成对软件的修改、调试和试运行工作,确保利息税政策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各级国家税务局要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储蓄网点营业员的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税率调整后的具体政策以及计算和扣缴税款的方法、程序,正确掌握代扣代缴跨利息税政策调整实施时点的利息税款的计算和操作方法。

  四、密切关注,确保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利息税减征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国家税务局要随时关注和收集社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纳税人对利息税政策调整的反映,以及政策调整实施前后代扣代缴利息税工作开展等情况。对在利息税政策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就地解决的,及时就地解决;需要各部门协商解决的,及时协商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由上级机关协商解决。

  各级国家税务局要加强对减税政策生效实施后影响储蓄存款余额和利息税收入情况的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在8月底之前,将对储蓄存款余额和利息税收入情况的分析以及各项政策调整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



附件:致广大储户朋友的一封信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致广大储户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储户朋友:

  您好!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二条修订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据此,国务院于2007年7月20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规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自2007年8月15日起减按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不是一个单独税种,它是对个人在我国境内储蓄机构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是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七项规定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一个组成部分。自1999年11月1日起我国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直至2007年8月14日,一直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广大储户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环境与利息税开征时相比已有较大改变。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物价指数有一定上涨,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相对减少。为了减少因物价指数上涨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的影响,增加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收益,降低广大中低收入储户的税负,国务院作出了降低利息税税率、减征利息税的决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具体规定如下:

  一、利息税的适用税率由原来的20%调减到5%;

二、税率调整后的利息税具体计算方法: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不是2007年8月15日以后结付的利息统一按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而是对储蓄存款的利息所得按政策调整前和调整后分时段计算,并按照不同的税率计征利息税。

  (一)2007年8月14日前(含当日)存入银行的储蓄存款利息税具体计算方法

  1.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免征利息税;

  2.储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期间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3.储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后(含当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

  (二)2007年8月15日后(含当日)存入银行的储蓄存款利息税具体计算方法:储蓄存款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如:某储户在2005年1月1日存入3年期存款, 2007年12月31日到期。该项存款属于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期间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税率征收利息税;属于2007年8月15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该储户在存款到期日(2007年12月31日)又将其转存,该存款转存后的利息所得,按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

三、对于外籍人员的储蓄存款,属于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期间的利息所得,按照我国与该外籍人员的母国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的税率征收利息税;属于2007年8月15日后(含当日)的利息所得,根据国民待遇原则,我国与该外籍人员的母国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的税率高于此次调减后的税率的,应适用5%的税率征收利息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是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关系到广大储户的切身利益。我们税务机关将和各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一起,贯彻落实好行政法规,共同做好此次减征利息税工作,诚挚地为您服务,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若您对此次减征利息税政策和具体计算办法还有疑问,可拨打12366税收咨询电话,向当地国家税务局咨询,还可向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咨询。

  祝您

阖家幸福 万事如意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七年七月二十六日

相关附件如下:


国务院法制局关于矿泉水属性和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国务院法制局


国务院法制局关于矿泉水属性和适用法律问题的复函
国务院法制局



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局:
你局1994年4月6日《关于确定矿泉水属性和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闽政法02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我们认为,可以确定矿泉水具有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双重属性。
二、矿泉水的勘查、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鉴于矿泉水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关系较为密切,互有一定影响,在依法办理矿泉水的开采登记手续时,应当附具水行政主
管部门签署的审查意见。



1994年9月1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总工办发[2006]12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民航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国金融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全总各部门:
按照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2006年将对工会系统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进行中期评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评估目的
调查了解全国及各地区工会组织2001-2005年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工作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推动地方工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参与立法、出台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推动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方案》的全面实施,促进终期达标。
二、 评估内容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女职工人数、女职工文化程度、主要分布行业等。
2、组织领导情况。主要包括领导重视、规划(方案)制定、工作机制、宣传培训、监测评估、经费投入等。
3、目标落实情况。主要从保障女职工与男职工平等的劳动权益、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各级工会领导班子中配备女性成员、女干部的培养与使用、提高工会代表大会和职代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对女职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评估本地区、本行业女职工发展规划的实施和达标情况。 
三、具体要求
1、建立健全评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中期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全总成立由全总领导同志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贯彻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期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工会系统中期评估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各省级工会负责本地区的评估工作。
2、保证评估质量。各单位要根据评估内容和提纲要求,认真开展评估工作。收集真实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自我评估,做出科学的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形成评估报告。各省级工会于2006年5月底前完成自我评估工作,并将评估报告报全总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总女职工部)。各省(区、市)总工会的评估报告同时报同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附件: 1、工会系统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评估提纲及数据统计项目
2、中期评估报告框架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2006年3月2日


附件1、

工会系统贯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评估提纲及数据统计项目
一、提纲
1、女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及企事业民主管理情况
2、提高职代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发挥女代表作用的基本做法
3、建立健全维护女职工权益工作机制情况
4、对女职工和工会女职工干部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她们技术技能和工作能力的情况
5、各级工会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6、省级工会建立监测评估机制情况
二、统计数据(2001-2005年)
1、地市以上工会组织通过本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维护女职工权益有关问题向同级人大、政协会议提出提案数。
2、本届省级工会代表大会中女职工代表比例。
3、县以上工会女职工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服务次数。
4、县以上工会处理女职工来信来访件(次)数。
5、地市以上工会举办下岗女职工职业培训班数。
6、工会组织帮助下岗失业女职工实现再就业数。
7、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内容案件数
8、参与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数。
9、集体合同中有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内容的单位数,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单位数。
10、建立帮扶机制的工会组织数,筹集资金数,建立帮扶特困女职工基金的单位数。


附件2、

中期评估报告框架

一、 标题页
(一)评估报告的名称
(二)单位名称
(三)日期
二、 目标
三、 评估报告
(一)评估过程及工作描述
(二)实施纲要情况的评估:
1、 基本概况
2、 总体评价
3、 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4、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