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反对劳教制度要抓住劳教制度的本质/于伏海

时间:2024-05-19 15:38:0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47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教制度,就是不用经过任何举证质证的程序,一个行政机关就有权限制一个人的人身自由很长时间,最长可达四年。有些专家学者,为了讨好当权者,一谈到劳教制度,就说劳教制度有过好处,可是这些人又说不出是什么好处?



劳教制度有过好处吗?从来没有过。为什么,劳教制度是伴随着毛泽东独裁统治而产生的,是为毛泽东独裁统治服务的,当然,体面地表达方法是,为了“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要问劳教制度有过好处没有,就先问问毛泽东独裁统治时期有没有过好处?答案还是,从来没有过。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统治时期,中国人遇到的灾难比战争时期还要严重,1942年河南灾害是非常之严重,但是,那是什么时期啊?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期!而毛泽东搞的大跃进,造成七八千万人活活饿死,那是什么时期啊?那是和平时期,各个国家都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时期,那是一个风调雨顺的时期!一个是战争年代的灾荒,饿死三百万,一个是和平年代的“灾荒”饿死七千万!谁主要应该为和平时代的灾荒负责,当然是毛泽东。之后毛泽东又掀起了更恐怖的文化大革命,许多人被斗死整死,这又是和平年代的大灾难!毛泽东干过几件好事,这样一个不干好事的魔王,他或者他的谋士发明的劳动教养制度会有好处?



既然这种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法西斯独裁制度,那反对这种制度,就必须抓住这种制度的法西斯本质。这种法西斯本质是什么?就是,公权机关可以任意关押民众,没有审判程序,而救济程序形同虚设。如果抓住了这一点,那我们就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种制度必须废除,而且要尽快废除,今天废除比明天废除好,明天废除比后天废除好!不但要废除这种制度,还要坚决防止这种制度的替代制度的产生,那就是有些人提出的“保安处分”。有些人想当然,想通过保安处分制度来制约公权的任意妄为,这不是笑话吗?保安处分是要通过法院吗?是要举证质证吗?是可以上诉的吗?有良好的救济制度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一概是否定的。既然保安处分制度十有八九就是劳教制度的翻版,那建立这种制度有什么用啊。建立这种制度,不就是老百姓的恐惧从一种名堂变为另一种名堂吗?



废除劳教制度,是因为劳教制度发展到现在就更成为官员报复民众的妖术,而且官员们屡试不爽。希望有良知的记者去采访那些被劳教的公民,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看看劳改营里关的混混多,还是良民多?一位母亲进京探望儿子,因为穿着破旧,就被怀疑为上访人员,然后抓起来劳教;一位中共基层体制内人士,因为发了几句牢骚,也要被抓起来劳教,劳改营俨然成了一个可怕的魔窟!请问,这种劳改营有存在的必要吗?



当然,因为许多小混混们,也是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良民也希望小混混能被处罚,因此,法西斯劳教制度废除后,如何处罚小混混也必须认真考虑。处罚小混混,最根本上也要立足于人权保护的先进立场上来。那就是对他们的行政处罚,限制在一月以内,对犯了几种错误合并处罚的,不超过两个月,也就是说行政机关限制一个人自由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这就需要延长治安管理处罚法设定的行政拘留期限,把那些构不成犯罪,又确是给社会安全带了了很大破坏的行为,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加以处置,最严重的可处拘留一个月的处罚,如果一个小混混同时触犯了几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那最长可以拘留他60天!



当一个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受到限制一个月以上的人身自由的处罚时,这就要通过刑法加以实现了,用刑法加以实现的好处是,可以通过举证质证程序,查清楚到底是否存在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存在,那这些行为到底是谁干的,这个程序需要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来协作分工完成,最根本的是法院的审判程序。审判程序,可以给被审判的人员一个充分辩解的机会,使被审判的人员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如果不服的话,那还可以再给他一次辩解的机会,这就是上诉程序!



当治安管理处罚法设置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限延长到一个月时,那就跟刑法的拘役刑衔接上了,拘役的刑期是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这样,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两部法律相互衔接,这样,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和惩罚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避免公权有恃无恐地关押民众,劳教制度也就可以寿终正寝了!



关于印发宣城市知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宣政办2003]32号


关于印发宣城市知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推动我市企业商标战略的实施,创立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商标,提升我市安徽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拥有量,实现品牌兴市,加快经济发展。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宣城市知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00三年六月三日

宣城市知名商标认定与管理办法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OO三年五月)

第一条 为推动宣城市企业商标战略的实施,提高商标知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创立安徽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保护知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加快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宣城市知名商标(以下简称知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信誉、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本办法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三条 宣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知名商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工商直属局(分局)负责知名商标推荐和保护工作。
第四条 申请认定知名,商标实行自愿原则。知名商标的认定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部门应当鼓励商标所有人争创知名商标,努力提高注册商标的知名度。
第六条 申请认定知名商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商标所有人为本市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该商标自核准注册之日起实际使用期限已满二年以上且权属无争议;
(三)使用该商标的商品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在全市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
(四)该商标所指的商品近两年的主要经济指标(销售额、利税、出口量、创汇额等)在全市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五)注重对该商标的广告宣传,其广告覆盖地域较广、效果较显著,在相关公众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
(六)商标所有人有严格的商标使用、管理、保护制度和措施;
(七)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
第七条 商标所有人认为其商标符合知名商标认定条件,可以通过所在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工商直属局(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填写《宣城市知名商标 认定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和其他合法资格证明复印件;
(三)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和实际使用注册商标图样;
(四)自申请之日起前二年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真实可靠相关材料。
第八条 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工商直属局(分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和证明材料之日起15日内,对有关材料进行初审,符合认定条件的签署意见上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九条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收到知名商标认定申请文件后,
向有关部门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等进行调查核实或征询意见,对符合知名商标认定条件的,提请市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审,不符合知名商标认定条件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市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组成,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原则,负责知名商标的评审工作。
第十一条 经市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知名商标,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市级主要媒体发布初审公告,公告期为三十日。公告期内,对认定为知名商标有异议的,由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进行复审,异议成立的,驳回知名商标认定申请;异议不成立或无异议的,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后,发给《宣城市知名商标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十二条 知名商标认定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认定知名商标: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条件的;
(二)申请人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认定程序的;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市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推荐、评审、认定工作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十三条 知名商标所有人需申请认定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优先向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荐。
第十四条 知名商标所有人可以在其商标注册核定使用的商品及其包装装潢、说明书、广告或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宣城市知名商标” 字样、标志。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商品及其包装装演、说明书、广告上使用“宣城市知名商标” 字样、标志。
第十五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知名商标所有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一)知名商标自公告之日起,在本市范围内未经知名商标所有人许可或授权,他人以与知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宇作为企业名称或字号使用,造成误认的;
(二)他人以与知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作为商品名称、包装物装潢上使用的;
(三)他人以与知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在非同类、非同种商品上作为商品名称、包装物使用或作为未注册商标使用,暗示该商品与知名商标所指商品有某种联系的。
第十六条 使用“宣城市知名商标”的商品为本市知名商品,其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等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十七条 知名商标一经认定,其知名商标专用权在本市范围内受到下列特殊保护:
(一)禁止他人在相同行业上,将与知名商标相同的文字作企业的字号使用,认定前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的
(二)禁止他人擅自使用被认定为知名商标的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三)禁止他人以任何不正当方式淡化、丑化、贬低知名商标,给知名商标专用权造成侵害;
(四)知名商标在异地被假冒侵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优先提供咨询、指导和协调等服务。
第十八条 知名商标变更所有人名称、地址等其他注册事项,应在变更登记公告之日起二个月内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存查。
第十九条 知名商标所有人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知名商标的标志及证书应当由获得知名商标的商标所有人自己使用,不得擅自转让给其他经营者使用;
(二)知名商标的标志及证书只能使用在被认定为知名商标所审定的商品上,不得扩大使用范围;
(三)知名商标所有人应当加强商标的管理和自我保护,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争创安徽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第二十条 知名商标所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机关有权撤销,并予以公告:
(一)向认定机关提供虚假材料,骗取认定的;
(二)因违反法律、法规被查处两次以上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一)、(二)项的;
(四)涂改知名商标证书等证明文件的;
(五)不正确使用注册商标,且经劝告拒不改正的;
(六)使用知名商标的商品粗制滥造、以假充真、欺骗消费者的;
(七)该注册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撤销或注销的;
(八)知名商标所有人已经消亡的。
第二十一条 知名商标有效期为四年,自认定之日起计算。期满后由申请人申请重新认定,逾期不申请重新认定的,原认定的知名商标自行失效,该商标不再享有本办法规定的权利和特殊保护。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市知名商标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推荐、评审、认定和保护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认定知名商标不得向申请人收取评审认定费用,公告费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二O O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雇主责任构成要件分析

刘亚利


  我国对雇主责任法律制度的规制见于《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 规定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04年5月1日实施的最高院的人身损害赔偿司解对雇主责任作了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法律中最全面的诠释。其中规定是这样的“第八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可见职务行为和从事雇佣活动是我们对雇主是否承担雇主责任的事实基础,那我们又怎样判断一项行为是否是职务行为或是雇佣活动呢!这里判断的规则我认为是雇主责任归责的第一层核心要件。
  判断一项行为是否属于雇佣活动或职务行为,一定要看该行为与雇佣目的之间有没有存在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不是一般的联系,而是稳定的、规律性的、内在必然的联系,是一种充分必要的联系,即可以由甲及乙,反之亦然的联系。它的表现形式为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也是从事雇佣活动。这里在实务的角度中往往有雇主提出超出授权范围的抗辩,以支持不属雇主责任的诉求。在此,我们就要把握雇员从事该行为的原因力,包括前述的内在联系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察:雇主对雇员从事该活动有无控制力,如果有,有没有进行过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是明示的,如规章制度,雇主的指令等。也可以是默示的,只要雇员基于合理的理由,可以预见到雇主处于此境地将会做出、或者指示他做出同样的行为即可。从利益归属上判断雇员的行为是否是职务行为。如果雇员基于为雇主牟利的意愿,行为客观上可以给雇主带来利益,并且这种利益是确实的,利益与成本之间,利益要大于成本,任何一个理性人处于雇主的地位将会欣然接受这一恩惠的话,雇员从事该活动,造成损害的,雇主要承担雇主责任。这里讲的一层意思就是司解中“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的其中一个意味。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雇员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是要确实的,不是主观的臆测。而且理性人判断利要远大于弊。
  雇员与雇主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合同关系,故合同法中对损害赔偿的可预见性限制规则应该引入到雇主责任的规则体系中来,如果雇员在从事一项活动中,他从事该行为是雇主可以合理预期的,那么雇主就要为此承担责任,如果是无法预见的,就不必承当责任。总之,雇主在雇员从事的活动中可预见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关于雇主要为选人不当承当雇主责任的观点,理论上存在一处矛盾,即选人均是发生在损害之前,因为损害发生了,故而证明是选人不当,有客观归罪的嫌疑,同样也不是同一层面的“过失”。我认为要对选人不当的过失做一归责原则的话,应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
  首先,雇主聘用该雇员,对其从业资格有没有作该行业一般性通常的要求,如公交公司聘请公交车驾驶员,除了大客车驾驶证外,还要调查雇员的驾驶记录,有无酒醉驾驶的不良记录。因为公交车不但肩负着组织公共交通的重任,而且每天均有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责。除了一般的驾驶资格外,必要的审慎义务还是要附加的。如文章开始讲起的美国货运公司对司机路维审查不严就是一例。如果雇主按照行业通行的标准雇请雇员,那我倾向与雇主在选人不当上可以免责。
  雇主与客户之间就雇员的选任达成了合意,有合同的约定,那么雇主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选定雇员,否则如出现损害,雇主要承担选人不当的雇主责任,当然客户也可以以违约之诉要求雇主承担合同责任。如医疗合同,合同约定名医看病,结果是一般医生看的,造成损害的,消费者(患者)可以选择合同之诉或者以欺诈为由,要求医院损害赔偿,这里,医院作为雇主要承担雇主责任的一条理由就在于选人虽达到行业标准,但不服合合同约定。
  如果雇主对社会有公开承诺,保证其雇员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这个承诺依据诚实信用的民法原则也可以构成有效的约束对其雇佣行为产生法律拘束力。如果雇主雇佣了低于其承诺标准的人员,造成损害的,受害者在要求雇主承担雇主责任时可以将承诺作为选人不当的一条诉讼理由,要求雇主承担雇主责任。
  当然合同约定和公开承诺所规定的雇员专业水平均不能低于行业通行的标准。
  总之,我们在对雇主进行雇主责任的归责时,一定要对损害行为与职务行为或雇佣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充分必要的逻辑展开。在充分保障受害人权益的同时,注意到雇主的合法利益表达,让雇主责任这一特殊的民事责任制度,在和谐社会关系,调整各种利益冲突的机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