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

时间:2024-06-17 10:16:5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

国家教育委员会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

1987年4月17日,国家教委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改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保证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是指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设置的干部、职工、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含广播电视大学中专部,下同)、中等专业函授教育机构等。
第三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和管理工作,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各部委主管。
国务院部、委批准举办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应接受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要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对从业人员进行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中级专门人才。
第五条 各类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应当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提倡地区与部门之间、普通中专与成人中专之间、各种形式的成人中专之间横向联合与协作,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
第六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及办学单位的优势设置专业。

第二章 建校条件
第七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应有健全的领导管理机构,配备较高政治素质、熟悉教学业务、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管理能力较强的专职领导干部,并根据需要设置精干的教学、行政、后勤等办事机构。
广播电视大学举办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应设中专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举办函授教育应有专设机构。
第八条 应有一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应具有与职务要求相适应的学历和业务能力,胜任教学工作。专业课教师应熟悉专业实践。兼任教师的聘任应保证质量并保持相对稳定。
专任教师应按学校的规模、办学形式和专业设置的需要配备。建校时专任教师与学员的比例如下:全日制的(脱产学习)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为1:15左右,业余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为1:30左右,中专函授教育为1:35左右,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每一专业也应配备与教学需要相适应的专任教师。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和函授中专教育机构,应在学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单位,设立广播电视教学班或函授辅导站,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适应教学需要的辅导教师。
第九条 独立设置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应具有连续招生的条件。各类在校学生数应在400人以上。开设专业不少于两个。
第十条 应有与学校规模和任务相适应的固定校舍。有适应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室和实习场所。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还应有一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和中专函授教育机构,应具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条件,并保证必要的实习条件。
第十一条 学校所需的经费应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十二条 应有健全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

第三章 办学形式与学习年限
第十三条 开展成人中等专业教育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实行多形式、多渠道、多规格办学。
第十四条 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函授教育,扩大开放式教育容量。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一般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举办。中专函授教育一般应由办学条件较好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举办,有条件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也可以办。
第十五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办好全科班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潜力,根据实际需要,积极举办多种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单科班、短训班、试办中专专修班,逐步开展岗位职务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逐步实行成人中专的毕业证书、专业证书、单科证书三种证书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另定)。
第十六条 各种形式的成人中专学校,教学规格应基本统一,应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相同专业课程成绩应逐步做到互予承认。
第十七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实行学年制或单科累计制。
第十八条 全日制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习年限,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工科、医科为三年,文科、农科、林科某些专业一般为二年半。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习年限,文、农科、林科一般为一年半,工科、医科为二年。业余学习的学习年限应适当延长。
岗位职务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的学习期限应根据实际需要由办学单位确定。

第四章 建校审批程序
第十九条 申请举办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应先由办学单位聘请有关部门和中专以上学校有高级职务(或有同专业其它高级职务)的专家共同进行论证。论证的重点是:
(1)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生产(工作)需要和人才规划,以及本地区、本行业的教育事业现状,研究建校的必要性;
(2)是否切实具备本条例规定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建校条件。
第二十条 设置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审批程序,一般分为审批筹建和批准正式建校招生两个阶段。完全具备建校招生条件的,也可直接申请正式建校招生。
第二十一条 各地举办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由办学单位申请,报送论证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主管业务部门审核同意,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查。
第二十二条 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单位举办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由办学单位申请,报送论证报告,部委教育司(局)审核,在征得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主管部委批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查。
第二十三条 地方工会举办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由全国总工会统筹规划,按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审批。
第二十四条 广播电视大学增设中专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举办的干部中专班、职工中专班、函授班,应按学校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申请,由主管部门征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批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查。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的学校,如停办或变更,应经原批准单位同意,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查。
第二十六条 所设专业的名称应参照普通中专学校《专业目录》确定。开设《专业目录》外的新专业,应组织中专以上学校有高级职务(或有同专业其它高级职务)的有关专家论证。
调整或增设专业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或主管部委教育司(局)审核批准。

第五章 招 生
第二十七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全科学习的学员,须按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关于成人教育事业计划管理的规定,经批准纳入国家计划并正式下达后,方可进行。
第二十八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主要招收具有与报考专业对口的、有实践经验的初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的干部、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脱产学习的全科班学员须具有二年以上工龄(农民中专的学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年龄不超过35周岁,对确有学习条件的干部可适当放宽到45周岁。
第二十九条 地方举办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各部委举办的学校,一般应参加学校所在地的招生考试。

第六章 证书、学历
第三十条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员,学完全科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完成实验、实习,成绩合格,发给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务院部、委教育司(局)统一在证书上验印,由学校颁发,未经验印无效。
第三十一条 获得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者,国家承认其学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各部委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备查登记表(一)(二)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备查登记表(一)
年 月 日填
学校名称: 批准机关: 批准文号及日期: 办学单位:
详细地址: 各类在校学生最大计划规模: 人,其中全科班最大计划规模: 人
一、学校概况
--------------------------------------------------------------------------------------------
| | 2 | | | | 实验设备| |
| 教职工数 | 校 舍m | | | |----------|固定经费|
|----------------|------------------|专用教室| | | | |(每年)|
|合计|其中: |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数 |实验室数|图书资料|台件|价值| |
| | 专任教师| | | | | | | | |
|----|----------|--------|--------|--------|--------|--------|----|----|--------|
| | | | | 间 | 间 | 间 | | 元| 元|
--------------------------------------------------------------------------------------------
二、专业设置
--------------------------------------------------------------------------------------
| |班级类别|学习方式| | | |
|专业名称|(注一)|(注二)|学习年限|在校生数| 备 注 |
|--------|--------|--------|--------|--------|--------------------------------|
| | | | | |(注一)指全科班、专修班、岗位培|
|--------|--------|--------|--------|--------|训班、实用技术培训班。 |
| | | | | | |
|--------|--------|--------|--------|--------| |
| | | | | |(注二)指脱产、半脱产、业余、函|
|--------|--------|--------|--------|--------|授、广播电视。 |
| | | | | | |
--------------------------------------------------------------------------------------
三、专职领导干部情况
--------------------------------------------------------------------
|姓 名| 职 务 |性 别|年 龄| 文化程度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四、教师情况
--------------------------------------------------------------------------------
| | 文 化 程 度 | 职 称 (注) |(注)|
|教 师|------------------|--------------------------------------| |
| |大学本科|大学专科| | | | | |
| |(人) |(人) |高级讲师|讲 师|助 教|教 员| |
|--------|--------|--------|--------|--------|--------|--------| |
|专任教师| | | | | | | |
|--------|--------|--------|--------|--------|--------|--------| |
|兼任教师| | | | | | | |
--------------------------------------------------------------------------------
(注)教师职称含与其相对应的其它系列的职称
五、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及课时
----------------------------------------------------------
| 专业: 总学时: |说明:
|------------------------------------------------------| 表一由学校填写。
|序号| 课程名称 |课 时|序号| 课程名称 |课 时| 表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 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务院部、
|1 | | |11| | | 委教育司(局)按年度填写。
|----|------------|------|----|------------|------|
|2 | | |12| | |
|----|------------|------|----|------------|------|
|∶ | | |∶ | | |
|· | | |· | | |
|----|------------|------|----|------------|------|
|10| | |20| | |
----------------------------------------------------------
省、自治区、直辖市
省、自治区、直辖市 (盖章) 年 月 日 业务主管部门或国务 (盖章)年 月 日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院部委教育司(局)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备查登记表(二)
年 月 日填
----------------------------------------------------------------------------------------------------------
| | | | 学校规模 | |专任教师|兼| 专 业 设 置 |
|序 | | |------------------|职|--------|任|--------------------------------------|
| |校 名|办学单位| | |工|合|其中|教| |学习方式| | |
|号 | | |计划规模|现有规模|数| |讲师|师|专业名称| |在校生数|班级类别|
| | | | | | |计|以上|数| |与年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产销管理规范酒类产销秩序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文件

国经贸贸易[2003]67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酒类产销管理规范酒类产销秩序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贸委(经委),有关地方商委(内贸行业办):

  酒类产品是对人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商品。近年来,我国酒类生产发展很快,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结构日趋多样化。白酒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啤酒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酒类产销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小酒厂数量众多,产品质量低,资源浪费严重;产品供过于求,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猖獗,几乎所有名优酒都被仿冒,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身心健康;一些企业以瞒报产销量、不开或少开发票的方式偷税漏税,国家税收大量流失,使财政蒙受重大损失。这些问题严重扰乱了酒类产销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强酒类产销管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根据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总体部署,特别是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酒类产销管理,规范酒类产销秩序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进一步加强酒类产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是酒类生产和消费大国。酒类虽非生活必需品,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消费者对酒类产品质量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不仅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为此既要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也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各地经贸部门要针对当前酒类产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对酒类产销秩序进行规范。把进一步加强酒类产销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作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推进结构调整,扶持名优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酒类生产形势日益趋好。但是行业中仍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整体水平不高,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各地经贸部门要积极推进酒类生产朝着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改组改制步伐,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强对酒类生产企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扶优扶强,对规模小、效益差、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从源头上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三、规范流通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各地经贸部门要强化对酒类批发和零售环节的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集贸市场、批发企业和零售商贩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经销假冒伪劣酒的违法行为。督促酒类批发市场、批发企业和零售商贩严把酒类进货质量关,发现假冒伪劣产品,立即封存销毁。在强化酒类市场监督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进酒类流通方式的现代化,运用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建立优质酒类经销网络。每年春节、元旦、“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前夕,各地要加大酒类市场管理的力度,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酒类消费旺季制售假酒毒酒,保证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美满的节日。

  四、推进法制建设,实现规范管理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台了本地酒类产销管理的法规和规定,为加强酒类产销管理提供了执法依据。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对不适应酒类产销形势变化的管理规定要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各地酒类产销管理规定不尽相同,地区封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酒类的正常流通。实现酒类产销规范化管理的根本途径是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酒类产销管理法规。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完善法规和加强执法的有效性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的指示精神,国家经贸委今年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内酒类产销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快酒类产销管理立法工作,使酒类产销管理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OO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北京市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书面审查管理办法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市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书面审查管理办法
来源: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日期:2006-05-17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和《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书面材料审查(以下简称“书面审查”)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进行全面执法检查的一项重要制度。    

  第三条 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适用本办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情况,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其职责,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我市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行业与区域相结合的办法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 

  书面审查应以通告或书面通知的方式告知用人单位。 

  第五条 书面审查由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并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织实施。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全市行政区域内可根据具体情况以重点抽查的方式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书面审查。审查前,将被确定抽查的用人单位名单通知有关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避免重复检查。 

  第六条 对用人单位实施书面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六)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 

  (七)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八)国家规定工种持证上岗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通告或书面通知中规定的期限和要求,准备书面材料并接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 

  第八条 书面审查分两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阶段。用人单位按照通告或书面审查通知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如实填写审查材料和表册,并如期报送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得瞒报、漏报。 

  (二)审查阶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用人单位报送的书面材料逐项进行审查。 

  第九条 书面审查时用人单位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营业执照(法人登记证)副本; 

  (二)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 

  (三)职工花名册、劳动合同文本与台帐、考勤记录; 

  (四)招聘失业人员和初次就业人员备案记录; 

  (五)职工工资支付台帐; 

  (六)社会保险登记证,社会保险申报表及缴费凭证; 

  (七)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批准文件; 

  (八)规定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九)根据有关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条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自用人单位提交全部书面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书面审查事项,并在用人单位填写的《北京市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情况书面审查表》(一式二份)的“审查意见”栏内签注审查意见,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审查专用章。 

  经书面审查,未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不再对其进行重点监察。 

  第十一条 经书面审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依据相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在书面审查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三条 书面审查工作应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书面审查数据库。   

  第十四条 在书面审查过程中,用人单位发现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经查实,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五月十五日起施行。

附件:书面审查纪录表(一)

附件:书面审查纪录表(二)

附件:书面审查纪录表(三)

附件:书面审查纪录表(四)

附件:书面审查告知书